猛砍新势力! 鸿蒙智行50万年销量“提前达成”, 谁最受伤?

  • 2025-07-07 14:11:34
  • 865

7月第一天,鸿蒙智行发布销量,单月交付量接近5.3万。

按其说法,39个月累计交付超过80万,从中国高端品类视角来看,这个成绩的确相当出色,要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牌。

尤其是高端用户市场,基本上不接受新的品牌,毕竟高端用户群体需要的是历史沉淀、消费尊重和强大的体验感。

很多品牌都想要跻身高端市场,但往往均以失败告终。

今年1-6月份,鸿蒙智行累计销量超20万台, 其中4月、5月、6月销量呈现跳跃式增长, 2.7万余台、4.4万余台以及5.2万余。

因为今年4月份,AITO M8大面积交付,成为了鸿蒙智行在35万-45万的重磅选手,填补了巨大的消费空白。

一边,吃着AITO M9的外溢价值,另一方面,疯狂抢夺BBA的用户群体。

毫不客气的说,AITO M8是今年鸿蒙智行乃至整个市场中,绝对成功的车型,其已经成为了鸿蒙智行的标志性产品。

数据显示,AITO M8在5月的单月交付量为1.2万余台,6月份大概率会超过1.5万台。

目前最大的限制是产能,AITO M8的交付周期较长,无法做到较快交付,按照这种热度推算,鸿蒙智行的销量大概率会呈现稳定上涨的状态。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鸿蒙智行的销量会比去年更好,而去年鸿蒙智行销量44万余,今年上半年鸿蒙智行在AITO M8没有展现实力的情况下,完成了24年全年45%的销量。

根据推测,今年鸿蒙智行的销量将会稳定在50万-55万区间中。

一个是,越来越多人对鸿蒙智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高的评价,高端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更出色,转化BBA群体向新能源的速度更快。

这意味着,鸿蒙智行的可发挥空间更大。

另一个,高端新能源市场中,的确还没有出现能够和鸿蒙智行直接对抗的品牌,理想今年的成绩的确出色,但问题的关键是,理想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销量下滑明显。

比如说L8、L9的单月销量不如从前,L6以及L7的销量反而有所上涨,但这些车型的实际成交价已经不足33万。

纯电品牌方面,小鹏、蔚来、ZEEKR等品牌因为技术架构限制比较多的原因,在销量、销售均价上表现并不如意,比如说用户担心的续航、安全、实用性问题,被高端用户质疑。

巨大的市场蛋糕,目前鸿蒙智行是最大的受益者。

高端市场的用户群体相对固定,在市场份额不会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鸿蒙智行的崛起,必然会冲击传统高端品牌。

其中,理想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

鸿蒙智行和理想的技术路线、产品布局存在高度重叠的情况,比如说理想L9和AITO M9、理想L8和AITO M8,两队车型的用户画像高度重叠。

M8、M9的崛起无疑会对理想的高端序列进行强烈冲击。

另一个,鸿蒙智行对BBA的冲击巨大,传统燃油车群体在换购第二次、三次时,考虑油车的可能性减少,AITO M8、 AITO M9的用户群体不少就是高端BBA群体转化而来。

其背后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华为设计”这么简单,鸿蒙座舱、ADS带来的体验感骤变,是很多传统消费者不曾体验的,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卖点。

因为鸿蒙智行的出现,过去两年BBA的单车均价下滑明显,宝马X3L的入门车型价格甚至下滑到了30万左右,而奥迪Q5L的价格很难回到30万以上。

就连曾经的宝马X5均价也跌到了55万以内,这些车型的价格回落,和鸿蒙智行的出现有一定关系。

今年是新能源夯实份额的重要一年,大量消费者因为新能源、智能化的出现而逐步改变消费行为,尤其是高端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能源车型一些,毕竟有足够的预算换车、体验新生活。

目前可以预估的是,鸿蒙智行的年销量50万+不难完成,下一步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冲击更高的销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