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

  • 2025-07-26 05:16:24
  • 406

王晓芳

甘肃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产业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2024年,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我省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表明甘肃有色金属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我们应在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基础上,加快发展壮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努力构建全产业链的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

抢抓“两新”政策机遇,加快构筑“再生替代原生”的经济资源优势和绿色低碳优势。一是加快拓展战略稀有金属的再生产量,推动有色金属更高科技的再生利用。例如,针对汽车、光伏、电池等行业的设备及产品更新,从中提取镍、钴、锂、稀土、铂、钨、铟、钽、钛等丰富的战略稀有金属,充分发挥“再生替代原生”的经济资源优势和绿色低碳优势,为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注入新活力。二是加快创推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有色金属更高端的再生利用。注重与原生产业链融合,创新以“再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在废旧有色金属回收领域,推广“罐到罐”闭环回收、铝水短流程直供、“废料换原料”“线上+线下回收”、绿色供应链等模式;在加工领域,提升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构建“原生+再生”产业模式,加强回收与冶炼企业的业务协同,优化有色金属市场供应结构。

加快培育再生有色金属龙头企业,丰富和完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体系。一要积极细化、落地实施国家有关再生金属政策,规范再生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的市场秩序。积极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等相关规定,规范再生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的市场秩序,促进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规范回收、精细化分选、提高保级利用水平。二要不断完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原料回收体系,培育有色金属资源回收领域的大型标杆企业,引领再生有色金属回收行业标准化、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三要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推动跨行业交流合作,广泛宣传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绿色低碳属性,培育广大消费者使用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的意愿。四要培育再生有色金属加工领域龙头企业,对标一流的方法和工具,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和“三高”企业,全面提升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企业的管理、经营和技术水平。

加快推进再生有色金属领域技术设备和工艺更新,提高企业数智化水平。一是加快推广和普及再生铜火法精炼直接制杆技术装备,持续提高原料预处理精细化分选水平和效率。二是加快推广熔体合金化、在线回收技术,提高先进装备的铝、铅元素回收率。三是降低相关企业综合能耗。将企业再生铜、铝、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控制在合理范围,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主要品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四是加大固危废的处置利用配套工艺及装备、配套末端治理设施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促进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方向迈进。

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技术突破,突出重点领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一要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在原料数字化智能化预处理工艺、激光诱导分选技术、再生铜及铝合金熔炼有害元素去除、一体化再生铸造铝合金成型、废旧新能源电池全组分短流程再生利用、锂渣资源化利用等共性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以行业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二要围绕重点领域,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开发再生有色金属新产品。扩大再生产品在“新三样”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与钢铁、建材、化工等跨界融合,促进耦合发展。三要推行更健全的标准和认证。对标碳排放、碳足迹和碳减排量核算等国家标准,注重与国外标准法规协同;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绿色认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再生有色金属品牌。四要紧跟国内外新兴市场和高端用户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更多应用场景,主动融入先进高端产业。五要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鼓励国际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推进节能、减碳、增绿等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及成果合作,营造互惠共赢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生态。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