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影响持续深入 6月二手车保值率整体下降

  • 2025-07-25 09:19:20
  • 95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二手车保值率波动同样引发消费市场的密切关注。7月2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6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月,3年车龄的各级别二手车保值率同时下降,其中高端车型保值率降幅较大。

二手车车源量连续两个月下降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降价依然是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新车车型平均降价额度达到2.3万元,降价幅度达到12%。其中,6月,新能源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幅度超过10%。

面对持续走低的新车售价,二手车市场受影响程度无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6月,国内二手车车源量为74.29万辆,连续两个月下滑,略高于2024年同期车源量。而车源量的下降,意味着消费市场的可选择性降低,不利于二手车市场的平稳发展。

据记者了解,如今二手车市场发展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恶性循环。一方面,新车价格显著下降导致不少潜在二手车购车消费者直接选购新车;另一方面,不稳定的保值率,令不少车主索性放弃购车计划,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加重。

负责《报告》调研的数据员李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份的统计数据,对于今年二手车行业发展更具有指引性。目前看,6月整体车源量表现平平,二手车经销商对于市场发展的看法出现了较大分歧。同时,各个品牌新车优惠程度的不同,也间接影响了二手车置换交易。

多个级别车型保值率不足50%

如果一辆二手车的保值率较高,未来可以以较高价格卖出,意味着该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较低。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二手车时,会格外关注保值率,以期平衡购车成本和长期使用成本。

《报告》显示,6月,所有级别车型保值率(3年车龄)均出现下滑,仅MPV和中大型SUV保值率在55%以上,分别为57.6%和55.7%;中型SUV、紧凑型车和小型SUV均低于50%,其中小型SUV保值率最低,为48.4%。

李明介绍说,结合各级别车型的保值率,可以看出目前车辆保值率很难摆脱新车市场价格的影响,中大型车、中大型SUV归类到高端车型,保值率降幅较大反映出新车市场内卷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因此,下半年降价预期依旧存在,不排除二手车保值率进一步下降可能。

《报告》显示,头部豪华品牌保值率降幅较大。6月,位列豪华品牌保值率前列的保时捷、雷克萨斯、奔驰等,保值率均有所下滑。李明认为,豪华品牌的指导价较高,没有回应市场做出调价,因此促销往往由经销商完成,导致新车折扣较大,从而影响其二手车的保值率。此外,因为行业整合,部分豪华品牌降价同时,还伴随着品牌经销商的退出以及重要车型的退出,叠加二手车维修保养不够便捷,进一步影响了其保值率。

6月,合资品牌保值率表现较好。其中,起亚和日产保值率排名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与日系、韩系车功能实用性较高密切相关,加上近期多款日系、韩系新车上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整体形象,进而在汽车流通市场得到正面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6月,自主品牌保值率总体下降,但近半品牌的保值率超过50%。

新能源汽车保值率有待稳定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其保值率变化如何也备受关注。《报告》显示,6月,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保值率分别为44%和43.1%,环比分别下滑2.1%和1.1%。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称,包括国补、厂商补贴在内的多种刺激措施,持续拉低新能源新车的价格,进而导致保值率下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新一轮降价已明显影响到二手车市场,众多品牌在跟随降价的过程中已经无暇顾及二手车的保值率。目前看,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价值波动大、变化快,负面暴雷较多而正面升级较少,缺少良性竞争的手段,二手车贬值难以遏制。

为了改善新能源汽车保值率较低的现状,商务部近期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提出今年下半年开展一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其中包括支持独立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提升运营质效,加强新能源在用车检测平台推广应用,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

此外,提升品质是稳定车辆保值率的基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中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系统的渗透率分别达55.3%和57.3%,今年前4个月,这一数据快速上升至77.8%。为进一步稳定市场,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已完成立项公示,该标准内容涵盖多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并规定相应的审核要求,明确典型工况的试验方法。

李明表示,此前市场监管部门对辅助驾驶的要求主要是避免虚假宣传,而此次新国标将会提出建设性方案,可能重新定义车辆产品功能,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