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61亿元
- 2025-07-27 08:47:01
- 626
中国经济报导:金川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硬核成绩彰显了全球有色金属领军企业的实力。
截至6月底,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61亿元、营业收入26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14.01%,利润指标超出预期,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务突破的双轮驱动,以及资源保障、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的协同发力。
核心业务全面领跑,产能释放超预期
镍钴产业巩固全球地位
上半年电解镍产量同比增长15.7%,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8.32%,黄金、白银产量分别增长21.04%和11.35%。
特别是镍系列产品在新能源电池领域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金川集团通过28万吨硫酸镍项目全系统稳定运行,推动电池级硫酸镍产能跻身全国第四,三元正极材料产量跃居国内第二,直接支撑新能源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
铜贵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速
40万吨智能铜电解项目满负荷投产后,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阳极板智能转运、槽面在线检测,运营成本降低20%。同时,铜箔电镀工艺创新将标准铜箔抗剥离强度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成品率显著优化。
氢能与新材料战略布局突破
全球首条5000吨储氢合金生产线建成投产,同步推进南通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构建“矿山-冶炼-回收”绿色循环体系,镍钴资源回收率超95%。
渭南市蒲城县氢能公交示范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金川集团在氢能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科技创新驱动质效跃升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上半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8亿元,同比增长9.8%,重点攻关硫化镍矿高效提取、固态电池材料等“卡脖子”技术。
通过组建高水平研发中心,与高校联合建立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基础研究-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铜贵公司5项技术成果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奖,其中5G+智能配料系统将工作效率提升30%,深度除铋及贵金属提取技术使金铂钯收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镍冶炼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建成1个智能工厂和2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15%。
产业链协同创新
依托“西安-渭南-韩城”氢能走廊,金川集团与下游企业联合开发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氢能重卡干线物流示范运营。
同时,通过夏日哈木镍矿提升改造,将最低可采品位从0.5%降至0.3%,资源自给率提升8个百分点。
资源保障与国际化战略深化
全球资源网络布局
通过投资并购和长单合作,金川集团在30余国建立矿产资源基地,形成“海外矿山-国内冶炼-全球销售”的闭环体系。
上半年新增镍资源储量50万吨,铜资源储量120万吨,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资本运作助力扩张
子公司金川镍钴完成上市辅导,引入中国五矿、紫金矿业等战略投资者,投后估值近700亿元,为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获得低成本融资用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在全球氧化镍市场,金川集团以8%的份额位列第七,并通过技术输出与印尼、刚果(金)等国合作建设镍钴冶炼基地,逐步掌握国际定价权。
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国际市场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金川集团上半年的亮眼表现,是资源掌控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链整合力的综合体现。
通过“传统产业智能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未来产业前瞻化”的战略路径,集团在全球有色金属行业剧烈波动中保持了稳健增长。
展望下半年,随着夏日哈木镍矿全面投产、南通三元前驱体项目达产,以及氢能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金川集团有望在“打造万亿金川”的征程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和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 上一篇:原来排卵期一直都在被误解
- 下一篇:为什么推荐报考汕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