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星纪元, 奇瑞高端品牌的重大利好, 您是否意识到?
- 2025-07-12 22:02:02
- 339
最近星途汽车的话题突然多了起来,但重点不是星途汽车六月份销量破万,也不是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星途2025年上半年继续向上,销量同比增长15%。
而是奇瑞集团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星途事业部和艾虎,风云,QQ一样,被整体纳入事业群中。
对于这个安排,很多关心星途品牌的媒体、经销商,包括终端客户就生出很多担心,认为星途汽车从一个独立的事业部,现在纳入到奇迹事业集群,这是否被降格了?后续星途品牌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
这些担忧似乎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稍作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家的担忧其实有些多虑。奇瑞集团这一次事业集群的调整,对星途品牌绝对是利好,只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
我们来简单的做个分析。
第一,奇瑞集团在发布机构调整通知里,特地强调了,星途品牌的高端定位不变,而且星途组织架构是整体划入,星途管理团队也没有改变。
唯一变化的,是星途事业部在奇瑞股份的分管领导,由之前的CTO高新华,变成了现在负责销售的李学用。但他们都是奇瑞股份的执行副总。现在星途事业部的实际负责人依然是黄招根,他既是奇瑞股份的总裁助理,还星途事业部的常务副总经理,星途营销中心的总经理。
所以,从人事职级的安排来说,星途事业部没有降维。
没有降维,那这种变化又如何能看出利好呢?
有个业内资深汽车人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说,星途星纪元现在优势是什么?产品品质不错,技术很强,出口好,售价也高,终端用户的整体口碑也非常不错。
但短板是销量,虽然6月份销量破万,但缺少单品爆款。这也是星途星纪元被诟病的重要原因。为何缺少单品爆款呢?网络数量少,和营销资源有限,是制约星途星纪元销量最主要的原因。
有人说星途星纪元在营销方面有些欠缺。这个观点,很多了解星途品牌发展历程的人,是非常不认同的。
要知道,两年前的星途品牌,几乎就是濒临倒闭的状态,单月销量只有一千多,全国门店只有几十家,而且大多亏损严重,完全没有信心。
星途员工团队一百多人,因为在上海办公,所以和芜湖奇瑞本部,不仅有空间上的距离,还有感情上的疏远和文化不认同。
星途现在的管理团队,当时可是临危受命。但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力挽狂澜,稳住大局,并让星途品牌起死回生。
经销商信心找回,员工士气凝聚,终端客户抱怨减少口碑好转,汽车行业媒体也开始重新评价星途,很多人也开始看好星途未来的发展。
销量上,星途汽车2022年销量五万辆,到2023年,就变成12万,再到2024年,因为星纪元的拖累,增幅虽然放缓,但依然保持增长,销量也接近15万。
营销能力不强,如何能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品牌,让它起死回生?要知道,2022年的哪吒,高合汽车,还风光的很呢,现在呢?
那星途汽车进步明显,但大家感觉又不那么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星纪元上市,销量没能达到预期。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
星途之前是独立的事业部,集团的分管领导是集团CTO,负责研发和技术的。虽然从技术资源方面,星途确实可以获得很多特别的支持,但是在和奇瑞其他品牌的营销资源方面,很多时候不仅不能共享,还会因为分管领导不同,产生一些没有必要的内耗。
比如凌云和瑞虎8,比如揽月和瑞虎9等,在产品定价,市场促销,营销节奏方面,不能做到及时沟通,其实对于渠道和传播资源相对较少的星途汽车来说,就显得非常被动。
而如果在集团层面,都属于同一个领导分管,那么在资源协调,传播节奏,冲突避免,包括客户升级,媒体关系的统一维护等各个方面,沟通起来,就会更加顺利。
有人会说,都是一个集团,分管领导不同,差别就这么大吗?
不身在企业之中的人,是不能理解的。企业大了之后,流程环节就会多。不同的领导分管,很多时候沟通就像一堵墙,是很难突破的。
奇瑞掌门人显然看到了星途星纪元现在向上突破的瓶颈,产品不是不好,管理团队也不是不够优秀,而且也非常努力。销量没有大的突破,那么先从企业内部的资源上,进行整合。
起码再做月度促销,或者新车上市节点安排,星途和奇瑞,因为分管领导相同,各个品牌之间,配合起来应该会更为顺畅。
所以,这一次星途事业部的管理体系调整,对星途星纪元的发展,绝对是利好。能不能认识到,需要对奇瑞,还有星途汽车有深入的了解才行。
更多的微妙细节,无需多说,随着时间,慢慢体会就好吧。
- 上一篇:位浪姐自己组团出道
- 下一篇:迪丽热巴因一句台词一夜涨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