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手吧, 马斯克, 你根本干不过特朗普! 懂王4个方面完虐马斯克!

  • 2025-07-08 18:14:38
  • 169

2025年6月5日,一场史诗级的政商对决在白宫与硅谷之间爆发。美国总统特朗普面对镜头皱眉叹息:“我对马斯克非常失望,我过去帮助过他很多。”几小时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起投票:“美国是否应创建一个真正代表80%中间派的新政党?”82%的参与者投下赞成票,一场政治叛变正式上演。

一、利益同盟的诞生:当科技新贵拥抱政治强人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联姻本质是一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2024年大选期间,马斯克向特朗普阵营豪掷2.88亿美元,并动用旗下社交媒体平台为特朗普造势。作为回报,特朗普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长”,赋予他整顿联邦部门的权力。

双方合作建立在三大支柱上:

金钱与权力互换:马斯克的资金填补了特朗普的竞选金库,而特朗普的政策回馈直接体现在监管松绑上——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豁免审批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为特斯拉Robotaxi业务扫清障碍

制造业复兴旗帜:特朗普将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视为“美国制造”象征,亲自购买特斯拉汽车,甚至威胁将针对经销商的暴力定为“国内恐怖主义”

意识形态默契:两人在减税、限制移民、反对“多元化政策”等议题上立场一致,形成反民主党环保议程的统一战线

蜜月期的特朗普甚至赠予马斯克一把白宫金钥匙,表彰他对政府改革的贡献。但这种基于利益的联盟,注定难以持久。

二、决裂时刻:法案点燃战火

2025年5月,“大而美法案”成为压垮两人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份法案包含三条致命条款:

取消每辆电动汽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保留传统能源产业补贴

提高政府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

马斯克在X平台上连发数十条推文,痛斥法案是“令人作呕的可憎之物”。他在推文中直言:“国会正在让美国破产……这将使本就巨大的预算赤字大幅增加至2.5万亿美元。”

特朗普的反击充满轻蔑:“埃隆有点沮丧,他的行为不当。”当记者追问时,他暗示:“关于电动汽车的强制政策,对他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

更深层的矛盾早已埋下:

政策背叛:特朗普后期转向传统能源利益集团,能源部长任命油企高管,与马斯克的新能源战略背道而驰

权力斗争: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强势改革触动特朗普内阁利益,导致与班农等核心幕僚冲突

人事羞辱:特朗普撤回马斯克推荐的NASA局长提名,该人选曾搭乘SpaceX飞船进入太空

三、全面战争:从隔空骂战到建党革命

两人的矛盾在2025年6月5日全面爆发为一场公开战争:

特朗普开火:“在数十亿美元的预算中,最简单的省钱方法就是终止埃隆·马斯克的政府补贴和合同。”

马斯克回击:爆料特朗普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案未公开文件中,转发“特朗普该下台”的弹劾呼吁,并宣称:“没有我,他根本赢不了2024年大选!”

市场恐慌: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26%,市值蒸发超1500亿美元,创下近一个月新低

马斯克的政治豪赌达到高潮——宣布成立“美国党”。他在X平台置顶推文,将支持法案的议员头像与匹诺曹并列,标注“LIAR”(骗子),威胁在中期选举中曝光他们。新政党宣称代表“80%的沉默多数”,政策融合自由市场与科技进步主义,既支持低关税低监管,又主张国家干预AI发展。

四、为何马斯克必败:政治现实的四重绞杀

第一,政治根基悬殊。特朗普掌握着7400万选民的基本盘和共和党建制派支持,而马斯克的“美国党”缺乏草根组织。当特朗普威胁审查SpaceX的220亿美元政府合同时,马斯克迅速服软:“不会让‘龙’飞船退役”——暴露了资本在权力面前的脆弱。

第二,制度天堑难越。美国“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天然扼杀第三党:

总统选举需在50个州收集超2000万有效签名

国会选举中第三党候选人只会分散票源

历史上1992年罗斯·佩罗得票19%却零选举人票的教训犹在

第三,权力资源不对等。特朗普手握行政利剑:威胁取消SpaceX的NASA合同(价值150亿美元)和太空军发射订单(60亿美元)。而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在政府合同面前显得苍白——特斯拉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就是明证。

第四,战略定位矛盾。马斯克的政策既主张自由市场又要求国家干预AI,既支持毒品合法化又想吸引保守选民。这种意识形态混乱导致其选民基础薄弱,中间派更倾向于“战略投票”避免浪费选票。讽刺的是,美国党可能分流反特朗普票源,反而助力民主党翻盘。

当马斯克在7月1日宣布“美国党”成立时,他或许想起了自己掀起的投票狂潮——560万人参与,80.4%支持第三政党。但这股虚拟世界的民意飓风,撞上的是美国政治百年混凝土高墙。特朗普早已看透游戏本质:“在预算中节省数十亿美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终止马斯克的政府补贴和合同。”马斯克能造出飞往火星的火箭,却无法突破地球上的政治引力——在权力游戏中,科技天才终究不是建制派怪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