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派科技整合东风汽车三品牌, “变阵”布局能否突围?
- 2025-07-04 16:31:01
- 334
东风汽车品牌整合正在加速推动。
6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召开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简称“奕派科技”)成立大会。这是东风汽车在自主乘用车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布局,将推进品牌、渠道持续优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东风汽车方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此次成立新公司,旗下奕派品牌、纳米品牌、风神品牌将紧密联动。目前,新公司领导班子已到位,后续将正式公布全新的战略谋划布局。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多,但影响力分化,呈现“孩子多,个头小”的状态,此次成立奕派科技意在“集中资源办大事”,打破此前各自为战的资源分散局面。
动向:
奕派科技将承担东风自主乘用车板块主要业务
新成立的奕派科技,将承担东风自主乘用车板块的主要业务,整合集团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且未来独立运作。
据东风汽车方面介绍,奕派科技旗下的奕派品牌、纳米品牌、风神品牌将紧密联动,新公司成立后将着重加强核心技术开发,加快全新产品推出,加大营销资源投入,集全价值链资源支持经销商一线运营。
张孝荣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东风汽车成立奕派科技有“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意图,传统车厂普遍面临技术迭代快、成本压力大、品牌溢价难的挑战,东风将三大品牌纳入统一体系,拧成一股绳,意在打破此前各自为战的资源分散局面,有助于强化自主板块竞争力。
6月30日,东风汽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证实,奕派科技领导班子成员已出炉,融入了多名年轻干部。
奕派科技总经理为汪俊君,此前担任岚图汽车副总经理(CTO);张俊任奕派科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其原为东风汽车集团经营管理部总经理、营销管理部总经理,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秦轩辕任副总经理,此前担任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党委书记、副总部长;程军任副总经理,此前是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背后:
风神、奕派、纳米月销量均未破5000辆
此次,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变革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下品牌。风神是东风的首个自主乘用车品牌,品牌价位集中在10万-15万元区间;奕派和纳米则是东风集团在2023年推出的新品牌。其中,奕派价格区间为10万-20万元;纳米价格聚焦10万元以下。
奕派科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奕派科技累计交付新车110703辆,同比增长43.7%。不过旗下三品牌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易车数据显示,今年1-5月,奕派、纳米、风神三个品牌中尚未有一款车型的月销量超过5000辆。
在张孝荣看来,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多,但影响力分化,呈现“孩子多,个头小”的状态,单个品牌市场声量较弱。风神品牌成立较早,目前仍对燃油车有一定依赖,新能源转型相对较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风神L7为目前主销车型,但易车数据显示,今年1-5月,风神L7的7月销量徘徊在3000辆-4200辆之间。
纳米品牌目前在售车型为纳米01和纳米06,以定位小型纯电动车的纳米01为例,其竞品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但销量落后于竞品车型。
目前,东风自主乘用车版图中,除了此次变革涉及的20万元以下品牌以下奕派科技外,还有岚图汽车和猛士科技。其中,岚图汽车定位在20万元至30万元,猛士科技定位在30万至40万元以上。
趋势:
整合转型加速,挑战“戴着镣铐”突围
事实上,不只是东风汽车,多家车企内部品牌、资源整合也在加速。
上汽集团旗下荣威与飞凡两个汽车品牌2024年正式合并,今年4月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为应对市场挑战,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今年2月,领克和极氪合并为极氪集团;今年5月吉利汽车宣布与极氪完全合并,极氪拟从纽交所退市。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有汽车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渐趋增大。在张孝荣看来,当前市场趋向饱和,行业竞争激烈,单品牌分散发展的策略已经不能适合形势需要。
张孝荣表示,如果奕派科技的整合工作顺利,将有助于形成合力:一是整合后或将降低成本;二是技术共享加速;三是品牌定位进一步清晰化,避免内部竞争。
奕派科技的整合也面临多重挑战。张孝荣认为,其整合本质是“戴着镣铐”突围,既要突破央企体制与传统业务惯性,又要快速构建新能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分配、技术如何差异化创新,如何实现研发及市场高效闭环等,都是挑战,不能仅停留在品牌合并层面,而不触及深层改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
- 上一篇:三毛赵丽颖裙子
- 下一篇:高考前一天艺考生被撞病危家属发声